卫计委介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侯云德院士及部署2018流感防治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 张若梦 摄
冯子健:
刚才焦局长已经把疫情的特点向各位作了介绍。刚才还问到疫苗的接种问题,我补充一点。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也是接触传播的疾病,它的预防其实不太容易做到。我们给大家建议是勤洗手、戴口罩、通风换气等,这都是非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和疫苗的预防保护作用相比,都不如疫苗的效果好,尽管流感疫苗在我们所有的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中效果不像经典的麻疹、脊灰疫苗那样效果好,要年年接种,但是相对上面提到的非特异性措施而言,疫苗仍然是最好的预防手段。所以,我们还是建议公众,特别是高危人群,像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孕妇都要接种,避免这些人因为感染流感导致非常严重的疾病,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我国流感疫苗的接种并不高,大概每年供应市场的有2600万,但只能打到2000多万。和需要接种的高危的、我们强烈建议的、推荐的人群比,接种的数量还是太少。我们还是不断呼吁,建议做好每年的流感疫苗接种,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得到疫苗的保护。
关于四价疫苗,据我所知,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四价疫苗,使流感疫苗中包含四个成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这样做大概是在2012年,世界上开始有四价疫苗的使用,大概是在2014年开始有,我国疫苗的生产研发机构也在积极做研发。据我了解,到2018年流行季节,也就是到今年秋天,可能会有至少一家疫苗厂家会生产出四价疫苗,还有其他的疫苗厂家正在积极申报临床研究审批,详细更准确的信息,大家可以咨询国家食药监总局了解我国的研发审批申报和批准进程,可以做进一步了解。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想问一下药品保障的问题。请问焦局长,今年很早的时候,我们就发过在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对流感的治疗效果是很好的,我自己也亲身试了一下,确实不错。但是在座很多记者说到了不少信息,各地包括北京奥司他韦是很难开到和买到的,甚至昨天有需要扎那米韦治疗流感重症的,也有朋友咨询我,说医院没有,要从外地来调。我想在奥司他韦这些抗病毒药物的药品保障方面,下一步有没有什么措施?今天来之前,中午刚刚看了一个消息,天津海河医院儿科停诊了,说所有的儿科医生因为压力太大,很多都病倒了。下一步我们要加强儿科的力量,很多老专家,包括其他的医生都上了,在保证医务人员的健康和正常的工作秩序方面,我们有没有什么打算?谢谢。
焦雅辉:
谢谢你的提问。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流感药品供应保障的问题,一个是关于儿科的问题。其实再衍生出第三个问题,就是怎么关心关爱我们医务人员的问题。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药品供应保障,我觉得从当前来讲,可以请媒体的朋友向社会公众传达一个信息,我们国家抗病毒药物的供应保障是充足的,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从生产供应上来讲,完全是充足的。而且从当前来讲,我们对于普通流感的治疗口服有达菲,就是奥司他韦,还有喷雾的,叫扎那米韦,这两年我们国家又研制成功了对于重症流感患者使用的、可以静脉治疗的帕拉米韦,这几种药也都可以国产化的生产。所以,最近这些年我们在抗病毒治疗领域有了很强的底气,能够保障患者的安全。从流感的诊疗方案来讲,我们历年流感的诊疗方案都是强调抗病毒药物要早期使用,特别是在出现症状后的48小时之内使用口服的奥司他韦效果是非常好的。在生产供应保障充足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一些医院在流感的高峰期,大家到医院去会有开不到药的情况。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在昨天印发的文件中,还有我委稍后要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中,也准备对于保障抗病毒药物及时使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对全国提出要求,要求全国的医疗机构要紧急采取临时采购的措施,采购流感抗病毒的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要求各地卫生计生委为医疗机构开启临时采购通道,保证医疗机构药品供应,有充足的药品,不能够以任何的理由来影响患者对药品的获得。今后,我委还会加强后续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
第二个问题,儿科的问题。2016年,我委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医疗服务工作问题。各地对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也高度重视,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一方面增设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增设儿科。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医务人员,儿科的医生从哪里来?我委会同教育部加大了医学院校儿科专业医学生的培养,另外从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方面,我委加大了儿科住院医生规培的力度,利用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加大了一些医生的转岗培训。有一些医生如果有意愿的话,可以参加儿科的医生转岗培训,比如我原来是内科医生,经过转岗培训以后,可以增加注册一个儿科的执业范围,多措并举增加儿科医生和医务人员的供给。关于儿童的药品供应保障方面,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儿童用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增加儿科资源的供给。目前有一些医院,儿科本身规模比较小,可能医务人员数量本身就不多,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医生也会患病。大家也注意到,前两天有一个短信,反映的是广东珠江医院儿科的医生,这个医生得了病之后说不出话来了,就打印了一张家长的注意事项,并且用不同的标记标记出来需要重点提示的问题。我们的医务人员克服了大量的困难,北京儿童医院还有70多岁的老专家也参加了门诊和急诊的诊疗工作,在疾病高峰时期来应对儿科的疾病问题,包括现在有一些儿科的医联体和儿科的专科联盟,大家互相之间进行了支援和帮扶,采取很多措施来尽最大努力满足儿科患者的诊疗需求。我们希望海河医院儿科的医务人员能够尽早的康复,能够重返工作岗位,为儿科的患者提供更多的诊疗服务。
第三个问题,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工作,确实是当前一个重点工作。从上周刚刚结束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的工作会议、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医疗管理的会议上,包括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中国医师协会换届大会上,李斌主任强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关心关爱我们的医务人员,并且在医改过程中要加大政策的实施和落地,比如关于薪酬制度改革,关于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通过这些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同时也要求我们各级卫生行政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医院管理者从生活上、事业上、工作上都要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条件,从思想上关爱,从生活上关心,从事业上支持我们的医务人员。
经过国务院批准, 今年8月19日是今年第一个中国医师节。中国医师节的确立,对全国广大医务人员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我委将5.12护士节和8.19的医师节这两个节日作为一个重要的契机,进一步组织相关的活动。同时,也向社会传递一个信息,希望全社会都能够关心关爱尊重我们的医务人员。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使我们的医务人员能够更加精心、耐心、细心的为患者提供精心的服务。谢谢。
新华社记者:
我们了解到,目前的流感病人主要是集中在一些大医院就诊,有一些病人反映说这主要是因为基层的医疗机构有不收治流感病人、发热病人的一种惯例。焦局长刚才提到,尤其感冒病人,不应该到集中到大医院去,但这就是一个悖论,他们在基层的医疗机构没有办法得到相应的救治。能不能请您回应一下,如何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有没有一些加强的措施?谢谢。
焦雅辉:
我先回答您的问题,然后有其他需要补充的,今天我们基层司的刘利群副司长也在,由他对您的问题再进行补充。现在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讲,从国家医改策略来讲,首先是强基层,所以要提高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来讲,我们希望基层能够把这些常见病和多发性的诊疗都在基层解决。其实关于发热病人的救治,在2005年,当时吴仪副总理兼任卫生部部长时曾经签发了一个部长令,关于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在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上,我们首先要求是在医疗机构建立预检分诊的制度,这个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发现重特大的传染病病人,及时把病人分检出来,然后收治到有救治条件的医院里,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因为其他的疾病传播途径通过接触或者血液,相对来说危险性低一些,危险性最高的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在医疗机构建立这个制度,要求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要建立感染性的疾病科,其他没有建立这个科室的医疗机构,也要执行预检分诊制度,根据季节不同,要对不同的重点病人进行筛检,比如夏秋季我们很多医院有肠道门诊,因为是肠道感染病高发季节,在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候,我们一些医院在冬春季会有发热门诊,通过这样的制度,及时把普通发热的病人和有潜在传染风险的传染病病人能够分检出来。
在基层医疗机构,我们要求也要建立这个分检制度,可以设置分诊点,不一定要设置这个科室。我们绝大多数发热的病人不一定都是传染病的病人,比如像普通的感冒,包括其他很多的疾病,都会有发热的症状,这些发热的病人完全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来就诊。通过基层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过程,发现疑似重大的呼吸道传染病,比如03年的非典,后来出现了H1N1、H7N9、后来还有H5N1,包括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这样的特定流行时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发布特定的传染病预警,针对这样的病人,经过基层医疗机构的分诊疗,可以及时转到上级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或者传染病院去治疗。经过鉴别诊断,排除传染病的病人完全可以留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常规的诊断和治疗。实际上绝大多数发热的病人还是可以进行明确的初步的诊断的,还有少部分不明原因发热原因的病人,要及时转到上级医院治疗。
我们会把这项政策在全国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强基层,让基层能够承担绝大多数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任务,提升这方面的能力,这是我们医改的方向,也是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的方向。我们现在不管是通过对口支援、对口帮扶,还有医联体,目的也是要让这些资源下沉,提升基层的诊疗服务能力。
主持人:
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当中,基层的医疗卫生人员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强基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做得越来越好,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者非常努力,我们各级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也一直采取这非常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是要把基层强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大家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今天请来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的刘利群副巡视员,请刘副巡视员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刘利群:
感谢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关心基层。基层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是一个基础环节,正在发生重要的作用。基层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点多面广、离老百姓近,全国有几十万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比如在流感的防治过程中,我想基层至少能发挥两个作用:一是防病的作用,因为基层点多,服务人口相对比较少,服务对象相对比较固定,基层在做好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过程中,针对性比较强,做好流感的防治,减少疾病的发生。另外,可以让老百姓有防治知识,因为一般的感冒大部分都是自限性疾病,通过健康知识的传播,减少不必要的就诊,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引导居民合理的就医。防的方面,流感疫苗的接种大部分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去做。
治疗方面,针对流感,我们一直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培训。刚刚发布的新感冒防治规范,我们下一步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让基层掌握这些规范,能够及早识别、诊断、治疗。治疗不了的,给老百姓提供相对比较精准转诊服务,不影响居民病情。基层现在总体上还是一个短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一个地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能服务能力都会有一些差别,正因为这样,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大家知道,专门有一句话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的建设。下一步,我们也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精神,推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能力建设,为居民的健康进一步保驾护航。
中国人口报记者:
今年流感发病率高于往年,请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打疫苗还有没有用?
冯子健:
今年流感的流行确实要高于往年。出现这种周期性的变动,一个根本的因素就是人群免疫力的变化。再加上病毒基因轻度变异,教科书上叫抗原性漂移,但是变化不大,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人群中对这个病毒免疫力下降,这样就会出现病毒传播强度增强。今年优势毒株叫BY,乙型Yamagata系的,这个病毒好几年没有在人群中处于优势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感染的人数比较少,所以整个人群对它的免疫力就低,低到一定程度,病毒就会在人群中造成传播发病人数大量增加。可以预见,今年B型的Yamagata系流行之后,到下一个流行季节,或者未来一两年内它就不会再成为优势毒株了。这就是流感呈现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最根本的原因,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气候、气温、人员流动、接触模式的变化等。但最主要的是多种毒株的循环每年不一样,导致人群免疫力的变化最后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有高的年份,有低的年份,今年是这样的毒株优势,明年可能会是那样的毒株变成优势毒株。
疫苗我们推荐的接种季节是在每年的8月份以后,到11月份,尽量在这个期间完成接种。流感除了周期性的变动以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季节性,在北半球,每年到冬季,就是每年11月中下旬开始到次年2月份这段时间是流感季节性流行的高峰季节,所以,要在这个季节到来之前完成接种才能使受众者得到比较好的保护。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建议,在整个流行季节里,如果你在9-11月份没有完成接种,仍然可以在流行期接种,一直到明年3月份之前都可以再接种,仍然是可以获得保护的,但最好还是在11月份之前完成接种。
中国家庭报记者:
在这次流感中,针对老年人、孩子和慢性病这些高危人群,如何加强自身的流感防护,专家有什么好的建议?谢谢。
冯子健:
分两个方面,疫苗是首要的。如果家里确实有老人、孩子、孕妇、慢性病患者,首先他们要接种疫苗,这是最主要的。发生流感感染和重症的、高危的人群,所以我们希望他们都能够得到接种,接种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还有一个是针对家庭成员,有老人、有小孩,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和有孕妇的家庭,他们要接种,为了保护这些高危人群,这是疫苗的预防手段。
非疫苗的预防手段。如果家里有老人,在流行的高峰季节他们要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减少人员接触,这是减少感染机会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还有其他的个人卫生措施,如勤洗手等。如果要到公共场所活动,特别是高危人群,要戴口罩,这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家庭里面有感染了,一个成员有感染,特别是发烧咳嗽的阶段,不要和老人去接触,不要和家里的慢性病患者或者孕妇接触,这样也减少高危人群被感染的机会,想尽办法降低他被感染的机会。
主持人:
下面请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兴旺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兴旺为记者普及相关知识。中国网 张若梦 摄
李兴旺:
刚才冯主任讲的疫苗接种和一般的防护很重要。还有一点我想说就是预防用药的问题,一般我们不太主张预防用药,但是对于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还有孕妇,家里人得了流感,已经诊断了,而且家里接触比较密切,我们还是建议服用抗病毒药物,这样可以使他避免得流感。再比如,我们现在病房住了很多80岁、90岁的老人,流感本身不重,但是为什么住院,就是得了流感之后把原来的心脏病、肺病加重了,这样的人群我们建议还是能够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来作为预防用药。还有一点,因为现在到医院很多人,包括高危人群,也包括一般人,医院现在人满为患,比如发热门诊、急诊,有一半或者一多半是流感,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是流感,我觉得我们社会大众把流感和普通感冒有时候混在一起。有两个问题,一是不当回事,觉得感冒无所谓。还有一个是太当回事,有点不舒服马上往医院跑,这两个大概都有问题。我们现在讲健康知识的科普,流感知识也是一方面。
流感和普通感冒是有区别的。流感大家都比较明白,没有什么原因发高烧,觉得头疼,有的咳嗽、嗓子疼、全身酸疼、关节疼、大家都有这个感觉,这是流感。这种情况,尤其是前面媒体记者提到的高危人群,马上要到医院去看病,要能够及时的吃上抗病毒药,两天以内是最佳时间,过了这两天再吃效果可能会差。普通感冒,一般体温是37度多,不超过38度,甚至有的人不发烧,比如着凉了,或者最近比较累,觉得不舒服,流清鼻涕,打喷嚏,自己判断一下,没有高热,也不觉得肌肉酸痛,在家喝点姜糖水,喝点中成药,在家里休息休息可能就好了。如果不像流感,可以先在家里用这些办法,如果觉得有流感症状出来,最好马上到医院去,不要扛着。再就是到医院去要戴上口罩,既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万一不是流感,到医院看病就得流感了,如果是流感,你到医院看病要保护别人,去医院看病戴上口罩也是很重要的。谢谢。
主持人:
非常感谢,感谢今天的嘉宾,也特别感谢大家。天气虽然寒冷,我感觉到大家都是带着一颗火热的心来的,你们提到的问题很专业,病毒病原学的、监测方面的、用药方面的、临床方面的、基层方面的、疫苗的,都非常专业,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巨大鼓舞和支持。很感谢大家带着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关切来,从中也反映出对医务人员的关心,特别是对基层医务人员和基层工作的关心。我希望大家能够传达出准确的消息,政府部门在努力,医务人员在努力,公共卫生人员在努力,也希望大家能够把个人防护知识传递给公众,传递给广大社会,更希望广大的记者朋友们爱护自己的健康,你们也很辛苦,祝大家都健康。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